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 X

第四百二十一章(2 / 2)

青玉冰鉴蒸腾的雾气里,我正将朱砂笔重重戳在舆图上吐蕃疆域处,墨迹晕开如血。忽听檐角铜铃骤响,竹影婆娑间,高敬之玄色劲装沾满山道晨露,腰间保皇司令牌在烛火下泛着冷光。

\"陛下,吐蕃烽烟与郑建诡局,两件要事请圣裁。\"他单膝点地,声音似淬了霜的刀刃劈开殿内凝滞的暑气。

我将狼毫掷入笔洗,墨汁在冰水中炸开:\"细细说来。\"

高敬之展开一卷牛皮舆图,指腹重重按在吐蕃山南:“达朗玛回师后直接前往王都镇压叛乱。”

我摩挲着腰间螭纹玉佩,小拇指无意识地叩击桌面。\"西夏那边如何肯轻易罢兵?\"

\"这正是蹊跷处。\"高敬之从袖中抽出密信,火漆印纹是西夏王庭独有的忍冬纹,\"达朗玛遣使,带去的不仅有牛羊金帛,还有......\"他突然顿住,目光警惕地扫过殿门,\"还有南宋利州西路边境布防图。\"

案头冰鉴突然发出细微的爆裂声,碎冰浮在水面,宛如破碎的山河。我抓起镇纸狠狠砸向烛台,火苗猛地窜起三尺高:\"定是郑建与吐蕃沆瀣一气!\"滚烫的烛泪顺着盘龙柱蜿蜒而下,在金砖上凝成暗红的痂。

高敬之却未接话,反而从怀中掏出第二封密信。信笺边缘焦黑,显然经过火焚:\"郑建之事更令人心惊。临安城说书人连唱三日'封疆通敌',秦淮河画舫夜夜笙歌如常,南宋朝堂竟无一人弹劾。\"他展开半幅残画,画中红衣商队正穿越我朝边境关隘,\"这是在兰溪郡截获的密信,郑建的商船,每艘暗格都藏着精铁。\"

松涛突然在窗外汹涌起来,卷起案头舆图猎猎作响。我盯着画中商船扬起的\"郑\"字旗号,恍惚看见二十年前,正是这样的船队载着丝绸瓷器入我朝,却将疫病与流言留在边境村落。\"派人盯着郑建和他的商队,\"我抓起狼毫在宣纸上划出猩红弧线,\"他下月要去普陀山进香,跟着的僧侣......\"

\"臣已安排十二死士扮作香客。\"高敬之会意接话,指尖抚过舆图上兰溪郡的港口,\"只是南宋朝廷这态度......\"

\"虚则实之,实则虚之。\"我将朱砂笔狠狠折断,\"告诉守边将领,把烽火台的狼粪换成湿柴。吐蕃若乱,我们便要这把火烧得更旺些。至于郑建......\"望着窗外墨色翻滚的云层,忽然想起到一句话\"斩草要除根。\"

雷声在天际炸响时,高敬之已消失在雨幕中。我展开新的宣纸,饱蘸朱砂写下\"密诏\"二字,墨迹未干便被雨丝洇开,宛如提前落下的鲜血。

迷雾般的乱局让人感觉扑朔迷离,似乎每走一步都会牵出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。

郑建这人不但支援吐蕃火炮和粮食,竟然还向吐蕃提供南宋利州西路边境的布防图。

利州西路南宋一直依托地利才能让西夏不能南下,但是这布防图一旦泄漏,利州西路的那点兵马根本不足以守土安疆。

算了,既然决定作壁上观,那就安心的等着吧。

上一页 目录 +惊喜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