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程路上暴雨倾盆,朱赤把烘干的图纸默默递来。彭善妹望着地图上朱赤标注的撤退路线,与苏州河防线的距离始终保持着微妙的平行。她掏出贴身收藏的信笺,将孙元良的家书折成纸船,新夹入的,是朱赤画着简易指南针的便签条——那上面还沾着罗店的泥土。
“明天要去勘探南京新补给点。”朱赤突然开口,车载电台正巧播放起老唱片,“需要个...”他耳尖泛红,“需要个会看地图的向导。”彭善妹把行军照片换成两人在物资调配中心的合影——照片里朱赤偷喝她的搪瓷缸咖啡,被她用相机镜头抓了个正着。窗外闪电照亮他的笑容,比任何信号都要清晰明亮。
日子在炮火与物资调配中流转,彭善妹和朱赤的配合愈发默契。朱赤总会在清晨悄悄往她的搪瓷缸里填满热水,而彭善妹则会在深夜为归来的朱赤仔细包扎伤口。那些来自罗店与苏州河的信件,早已在战火中揉碎,化作他们并肩前行的勇气。
敌军的进攻愈发猛烈,南京城笼罩在硝烟之中。
彭善妹和朱赤主动请缨,负责护送重要物资穿越封锁线。
一路上,炮弹不断在四周爆炸,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。
朱赤紧紧护着彭善妹,驾驶着吉普车在枪林弹雨中穿梭。突然,一颗炮弹在不远处爆炸,吉普车失控翻倒。当彭善妹从昏迷中醒来时,发现自己被朱赤护在身下,而他的后背早已被鲜血染红。
“你怎么样?”彭善妹焦急地问道,泪水模糊了双眼。朱赤艰难地挤出一丝微笑:“别担心,我们还要一起守南京呢。”他苍白的脸色和虚弱的语气,让彭善妹心如刀绞。
在彭善妹的悉心照料下,朱赤的伤势逐渐好转。这段时间,两人的心靠得更近了。他们在战壕里分享着彼此的梦想和对未来的憧憬,战火中的情谊愈发深厚。
战争仍在继续,局势愈发严峻。孙元良的部队在战场上节节败退,而彭善妹和朱赤所在的后勤部队却凭借出色的表现,多次化解危机,声名远扬。
一天,彭善妹收到了一封来自孙元良的信。信中,孙元良承认了自己的失败,也表达了对彭善妹的愧疚和祝福。彭善妹看着信,心中五味杂陈。曾经的期盼与失望,在这一刻都化作了一声叹息。
她将信笺收好,走到朱赤身边。朱赤正专注地擦拭着枪支,阳光洒在他坚毅的脸庞上。彭善妹轻轻握住他的手,朱赤转过头,两人相视而笑,无需言语,便已懂得彼此的心意。
在硝烟弥漫的岁月里,彭善妹和朱赤如同两颗相互依偎的星星,在黑暗中彼此照亮。他们的故事,没有惊天动地的誓言,却有着最真挚的情感,在战火的淬炼中愈发璀璨。